企业级别竞争有几个明显的特点
1. 专注于爆品,单品,而不是广撒网靠渠道红利去收割
2. 如果不做到头部,就很难有利润,因为没有办法享受到稳定的流量
3. 每个类目的头部卖家只有少数几个,而且资历深,实力雄厚,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和足够资金。正面挑战是无法避免的
4.投机性选品越来越难,就算选中一两个利润高的竞争小的,一个月内都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拉平,陷入到正面竞争。门槛太低的产品没有长期运营的价值。
5. listing的打造不可避免需要一个长达半年,两到三个补货周期的长周期运营,一个补货周期就是两个月左右,所以就算你的产品很好,也需要到半年后可能才能挣钱。前三到四个月的亏损是不可避免的。
6. 因为第5点,所以个人卖家冲击头部的难度很大,除非拥有大量其他渠道来的资金。所以对于个人卖家,在亚马逊中的占比会越来越少,越来越边缘化,到最后只能卖一些市场很小,产品的寿命很短的,大卖家不屑于做的产品。这是商业竞争的实质,最后只有效率高,资本量大的才能活下来。就像是之前互联网创业潮之后小公司都被BBA收购一样。
基于以上几点,我得出一些建议
1. 放弃幻想,认清现实,如果你没有超过5年以上行业经历,没有完善的团队和供应链,以及没有充足的资金,(单款产品的投入会超过100W,再加上团队工作半年的投入在200W左右)可以维持一个团队半年的亏损。那么你还是老实打工比较好。
2. 认清自己的老板是什么样的老板,有可能你的老板还是处于上一个阶段,觉得可以保本卖起来,广撒网,不需要在明确的产品线和品类上集中资金和整个公司的资源,而且老板自己不参与第一手的公司运营。那么这样的老板你尽早远离,一家公司的好坏不仅要看规模和盈利能力,更要看你可以获取的资源和机会。对于观念陈旧的老板,你可以获取的资源相当有限,大多数精力会分散到许多不相干的类目的无数产品上,没有沉淀,多年之后你只会是一个平庸的运营或者开发。我们现在要做精一两个类型的产品,积累行业经验,这样以后哪怕离开亚马逊,你的经验还是有可以利用的地方。
3. 集中,集中自己的有限资源,投资到有前景的类目。这个有前景,不在于竞争是否激烈,未来有体量的类目竞争都是激烈的。绝对不能畏惧竞争。你首先要看总体体量,不要选择太小众的类目,总体量够大,才有发展的空间。其次要看趋势,是否在五年内都有长期向上发展的趋势。第三,看门槛,尽可能选择溢价高的类目,就是那种产品单价高,需求多样,同时产品比较复杂的类目。不要选择那些一眼能看到底,没有门槛的类目。
做亚马逊和做其他行业一样,大多数人都是打工仔,打工仔与其说选择自己的命运,不如说只能搭一艘往正确方向开的船,通过成就公司,间接成就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