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讨海外仓的运作方式有哪些?
我国品牌出海需求攀升,海外仓需求随之激增。2021年,我国海外仓数量激增至2000余个,总面积突破1600万平方米。大数跨境为您梳理海外仓三大运营模式,助力新手跨境卖家快速上手。
1、海外第三方仓储服务,
第三方海外仓模式,即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搭建并管理的海外仓储,涵盖清关、质检、订单处理、分拣及配送等服务。卖家与海外仓合作有两种形式:租赁或共建。租赁需承担操作、物流及仓储费用,而共建仅涉及物流成本。此模式适合具备选品能力、自有货源且资金有限的跨境卖家。
优势显著:
与亚马逊FBA服务相较,成本更低,助力提升每件商品利润空间。
采用集中运输模式,显著削减了物流管理费用。
供应链稳固,有效缩短物流周期,助力深耕本地市场。
不足之处:
集中运输模式库存压力显著,库存积压风险急剧攀升。
操作多个库存单位存在不便,需同步处理。
2、亚马逊FBA服务,需确保内容生成与原句长度相近。
亚马逊FBA服务,涵盖海外仓储、分拣、包装、配送及退货等物流环节。卖家只需将货物送至亚马逊仓库,订单生成后,亚马逊将自动打包并派送。我国京东借鉴了这一模式。
优势显著:
降低成本,轻松便捷。
增强店铺知名度,优化搜索排名。
③发货迅速,客户体验佳。
④因物流问题导致的负面评价可予以移除。
不足之处:
产品滞销导致仓储成本高昂。
卖家对仓储、选货、封装及物流途径全无掌控之权。
亚马逊提供无条件的退货政策,可能导致买家退货率上升,进而提升库存管理的压力成本。
3、设立海外自运营仓储,
当前,第三方海外仓服务尚显基础,难以满足商家定制化需求;FBA亦存在不足,故众多大型卖家倾向于自建海外仓储。自营仓储由卖家掌控,可解决仓储、清关、物流等难题,然成本高昂,多限于规模较大的企业。
优势显著:
发货迅速,节日库存无忧,优化客户购物感受。
自营海外仓助力降低10-20%物流成本,增强商品价格竞争力。
加速收货流程,降低物流引发的争议及退款率。
不足之处:
若海外市场遇冷,库存积压仓库,将提升存储费用。
货物延误、仓储疏忽、海关没收等状况,均可能给卖家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。